“白茶之乡”摇身一变,成爆火“咖啡县”?
“县城咖啡”最近热度不断高涨
浙江安吉的咖啡馆也借势出圈
不到60万的人口开了300多家咖啡馆
还上了微博热搜
有网友评价这里
“咖啡馆一个比一个绝”
那么
“白茶之乡”如何变成了“咖啡县”?
这么多家咖啡店靠什么营利的?
“县城咖啡”未来发展的前景如何?
01
“白茶之乡”靠咖啡红了
安吉县,隶属于浙江省湖州市。这座县城在之前被人们提起,更多是因为其白茶而盛名。如今在这个不到60万人口的县城里,有着300多家咖啡店。同时,在这样高密度的咖啡店中,部分店铺甚至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段时间,一家叫“深蓝计划X”的矿坑咖啡馆在社交媒体上很火,不仅吸引来很多游客去排队拍照打卡,还来了很多想要学习经验的乡村带头人。咖啡馆主理人程铄钦介绍说,从去年“五一”假期试营业到现在,已经接待了近30万人,营收近1000万元。在“一杯咖啡+一张门票”一共68元的价格条件下,这家咖啡馆单日最多咖啡出杯量超过5000杯,单日最高营业额30多万元(包含文旅体验),营收比不少一线城市咖啡馆还高。
(图源:搜狐网)
事实上,“深蓝计划X”咖啡馆所在的红庙村旅游资源并不丰富。当地经济发展在当时也需要新的突破口。据程铄钦介绍,他们团队发现村子里风景秀丽,深蓝色的湖泊形成一个“心”形,之后,他所在的“90后”团队便用18天时间把场景和咖啡相融合,将300亩的废弃矿坑打造成了一家咖啡店。店里还推出“旅游+咖啡”的创意模式,游客只要购买门票,即可免费兑换一杯咖啡,并进入景区观赏和休息。
(图源:上观新闻)
在当地300多家咖啡店中,程铄钦的店自然并非个例。在安吉县报福镇深溪坞村,一对来自上海的夫妻也通过“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将该村入口处的两幢闲置农房改造成了一个集休闲娱乐、拍照打卡、咖啡潮玩于一体的公路集合咖啡店。
(图源:搜狐网)
戏楼咖啡也是在这波风口处筹备开业的咖啡馆之一。它位于安吉灵峰山的一处古宅,目前已经营业1年多。戏楼咖啡的主理人告诉记者:“2021年我来到安吉考察,2022年3月开第一家咖啡馆的时候,安吉的咖啡馆才50~100家,现在已经300多家了。”可见,安吉县新的运营模式吸引了一批又批的咖啡商户。
02
如此多的咖啡馆如何营利?
据了解,在“深蓝计划X”咖啡馆火起来之前,安吉县内已经有了不少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咖啡馆,像初代网红瀑布咖啡,被称为本地版的“巴厘岛”,是安吉最早出名的一批网红咖啡馆。从2021年春季开始,安吉咖啡馆开始了一轮迅速增长。那么,这么多咖啡馆如何营利呢?记者在探讨安吉发展的过程中发现了以下几点:
“文旅型咖啡馆”,把体验做出稀缺性
“安吉的咖啡馆,很多都是文旅店,它火起来,靠的就是出游综合体验,具有一定的稀缺性。”戏楼咖啡主理人分析。以戏楼咖啡馆为例,它位于一个有着百年历史、1600平米的老宅子里,一楼是戏楼咖啡,二楼是美术馆,推门而入,像是走进了上世纪的大宅门,从室内到庭院、戏楼、长廊,处处国风味十足。除此之外,戏楼咖啡的顾客,大都是从上海、苏州、无锡、嘉兴等地前来旅游的客人。针对这个人群,他们还进一步开发了文旅体验项目——带着用户上山采茶,教授白茶知识和采茶手法,并让他们亲自体验炒茶叶的过程。主理人表示今年“五一”期间,这个用时1个半小时、客单价为168元的采茶体验项目,每天都要接待超过200个客人。
(图源:搜狐网)
颜值经济卖点,“这是拍照无需滤镜的地方”
抓住游客生意的关键,就在于出片。安吉的咖啡馆,每一家都很懂“颜值经济”。比如“深蓝计划X”咖啡馆的主创团队,将废弃矿坑打造成网红景点,搭配着瓦蓝色的湖水加上清冷的岩石,还推出特色纸质门票等营销方案,让出片率“狂飙”。不仅如此,针对咖啡店里的独特山水风光,咖啡师对咖啡的配色、拉花工艺等进行了专门的研发调制,咖啡的颜色可能更偏向山体。这样做就是为了让游客在打卡的时候,拍出更好看的照片。
(图源:钱江晚报)
反向思维,也有门店走“刚需平价”路线
众多咖啡馆,商业思路也不同。比如土狗咖啡,以平价和产品为重点,在300多家咖啡馆中杀出重围,在安吉县热门咖啡厅排名上留下姓名。土狗咖啡均价在20元左右,店内的安吉白茶拿铁得到大众点评很多网友的好评,有的人甚至“特地开车去打卡”,平日200杯,周末能达到300~400杯的日销量。
当地创业支持,县城咖啡馆成本低
当地的支持也是安吉县咖啡馆出圈的重要因素,今年上半年爆火“深蓝计划X”咖啡馆就是村镇招商的结果。据了解,“深蓝计划X”咖啡馆初始投资300万元,村民和村集体以资金、资源入股,占比达49%。营利后,咖啡店也不忘回馈村里的支持,将49%的收益助力乡村。同时,周边旅游的兴起,也让村里人有了更多就业机会。此外,县城低价的租金使得咖啡馆拥有了更多的营利空间。比如1600平的戏楼咖啡,一年租金十几万,能留下更多成本空间来做好体验。
03
“县城咖啡”未来前景如何?
随着“咖啡+旅游”“咖啡+文化”等诸多咖啡新业态的出现,用咖啡做出特色的小城市、县城,在全国还有不少。比如“另类小城”延吉,常驻人口不到69万,开出了900多家咖啡馆,“卷”过上海。据《2023中国咖啡市场洞察报告》显示,国内四、五线城市的咖啡订单量同比增长高达250%以上。
(图源:澎湃新闻)
有人说,现在全国兴起的“县城咖啡”热,是咖啡市场下沉的表现,具备一定的偶然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咖啡专门县”、“咖啡旅游经济”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赛道的更多可能性。
“咖啡旅游经济”或许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模式,但是随着类似场景越来越多,盲目跟风的模仿者很可能会掉进红利陷阱,类似安吉这样的“咖啡专门县”也有一些隐忧。
一是,赛道拥挤,没有差异化迟早会被淘汰,如果只是模仿很难收益;
二是,将咖啡馆作为单一旅游目的,吸引力很难持续;
三是,如果质量良莠不齐,会拉低消费者对整个县城的印象。
(图源:上观新闻)
在如今全国范围的大环境下,“县城咖啡”想要长久生存,需要考虑的方向更多。首先,县城咖啡馆想要有回头客,提高复购率,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相当重要,仅靠几家咖啡馆,吸引力难以持续。其次,从咖啡馆自身来考虑,虽然县城咖啡馆的优势更多在风景,但咖啡的生意还是要回归咖啡本身。咖啡馆想要实现增收,可以发展新业务,提高附加值。
“咖啡旅游经济”
如今成为了新的时尚潮流
“以变应新”也是安吉县
从“白茶之乡”转变到“咖啡县”
成功的原因
抓住消费者
跟进市场
才是创新县城发展的关键
来源|界面新闻、上观新闻、澎湃新闻、新浪新闻、搜狐网、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等
编辑|李在俊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