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服务实体经济的源头活水——中粮信托以优质信托服务写好“五篇大文章”
中粮信托良益研究院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粮集团下属信托公司,中粮信托坚守“做服务实体经济的源头活水,做助力共同富裕的春风润雨”的企业使命,立足中粮产业链,紧抓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在金融体系中找准定位,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积极服务主责主业,以优质信托服务写好“五篇大文章”。 一、深刻理解“五篇大文章”内涵和意义 中粮信托良益研究院认为,金融机构要写好“五篇大文章”,首先必须深刻理解“五篇大文章”内涵和意义。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鲜明提出来;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赋予了高质量发展新的定位。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所对应的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居民养老、数字经济发展等,都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或者薄弱环节;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发力点。 科技金融是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对推动经济社会绿色、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而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也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强化金融服务养老需求,从而拉动国内服务消费、扩大群体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五篇大文章”既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相互关联,既是推动经济提质升级的新动能,也是未来金融政策、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的落脚点,为金融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做好“五篇大文章”,优化资金供给结构,让金融资源更多向重点领域倾斜,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要求。信托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守服务实体经济、专业受托人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连接产业、货币、资本三大市场的独特制度优势,提升信托专业服务能力,创新信托业务和产品,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重点领域,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二、“新三分类”为信托业做好五篇大文章打开广阔空间 当前信托行业正处在内外部环境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面临的转型压力巨大。在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信托行业经过多轮整顿后曾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金融子行业。信托行业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制度优势和牌照优势,充分发挥了信托的私募投行功能,弥补了当时融资金融体系的不足并契合了金融创新的需求,具有客观的市场基础和政策空间。然而,过往的信托行业发展模式积累了巨大的风险隐患,旧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2023年6月1日酝酿了一年多的信托业务新三分类政策正式落地实施;7月,监管部门又下发了信托业务分类配套政策《行业集中问题指导口径》,对信托公司的业务转型提出了方向性指导。在新发展阶段,信托公司要积极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转型升级,通过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及其细分项下25个业务品种的全面推进,拓宽信托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边界。 信托业务新三分类引导信托公司将信托服务深入“五篇大文章”,依托制度功能、客群基础、服务能力,将金融活水精准配置到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资产服务信托是本源信托业务,彰显了信托的独特价值,应用范围广、应用场景多,可以充分满足企业和个人的特定场景需求、资产证券化、资产盘活、财富管理及个人财富代际传承等需求。资产管理信托要求信托公司做真资管,打造具有信托特色的资产管理,从资金配置需求出发,满足产业投融资、普惠金融、资本市场服务等需求。公益慈善信托在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践行信托公司社会责任。总之,信托新业务分类为信托公司业务创新,大力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创造多元价值打开了广阔空间。 三、中粮信托做好五篇大文章的实践路径 服务实体经济是所有金融机构的必选项,也是信托转型发展的重点方向。中粮信托牢记“国之大者”,切实增强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围绕实体经济、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中粮集团核心产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专注业务转型升级,筑牢能力之基,努力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坚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科技金融方面:近年来,中粮信托持续深耕科技金融领域,重点聚焦于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和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成熟产业,持续布局相关领域。公司重点围绕中粮集团主业进行投资,助力中粮集团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充分发挥投资“探针”作用,系统扫描生物育种、食品包装科技、合成生物等行业企业项目,筛选具备投资价值的潜在标的,帮助优质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绿色金融方面:中粮信托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聚焦支持生态治理等绿色金融领域。典型案例是公司与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开展青贮贷业务合作,支持沙漠有机牧草种植,实现了推动沙漠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加强产业协同、支持慈善事业四个维度的综合成效。公司还与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合作,持续发行绿色车贷ABS产品。另外,公司持续探索绿色慈善信托模式,先后成立“丰济3号庙湾村绿色慈善信托”、“丰济4号大西沟村绿色慈善信托”,善款通过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最终用于内蒙古察右后旗庙湾村和大西沟村开展乡村振兴、扶危济困、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惠及当地人民群众,助力乡村绿色振兴。此外,依托中粮信托良益研究院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公司践行ESG责任投资理念,大力开展绿色金融研究,协同多部门,探索创新绿色信托产品模式,着力推动绿色金融研究成果向业务实践转化。 普惠金融方面:在农业领域,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作为行业内最早开展农业金融业务的信托公司之一,公司通过依托中粮集团产业背景、互相协同资源,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不断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和新途径。一是公司与中粮集团旗下蒙牛、中粮糖业、中纺等相关专业化业务单元共同推进青贮玉米饲料、甜菜、棉花等大类农作物合项目,为种植者的农业生产提供亟需的资金支持。二是公司积极践行国家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策导向,通过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践行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三是公司持续打造“乡村振兴+慈善信托”模式,成立丰济1号、丰济2号乡村振兴慈善信托,通过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方面开展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已实现脱贫地区需要帮助的广西省隆安县人民群众,助力乡村振兴。四是公司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开展“构建服务共同富裕的金融体系”的课题研究,探索普惠金融模式,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养老金融方面: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基本国情,深度服务养老需求、积极参与养老领域,是金融机构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信托公司应抓住账户受托管理、投资产品研发机遇,加强资产管理、科技赋能的能力建设。近年来,中粮信托发力家族信托、家庭信托,为公司账户受托管理、参与养老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撑。近期,中粮信托推出“方禾”系列家庭服务信托品牌,可以为客户量身定制全生命周期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无论教育、养老还是家庭财富的传承,都可以通过“方禾”做有效规划和管理。 数字金融方面:随着公司转型发展深化,中粮信托的数字化战略已经从数字化转型支撑、服务业务,更进一步地通过数字化转型来驱动、引领业务。公司提出矩阵式管理模式,打通数字化与业务部门,打造敏捷型数字化组织,更高效地解决业务痛点,也更高效地服务公司整体转型战略。公司加大数字化投入,从基础设施、应用架构、团队组织、服务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等方面加强数字化能力建设,立足数字化中台战略,坚持高开放、低耦合、模块化、自主可控的技术路线,深耕自主研发,不断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比重,不断强化服务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的数字化快速响应能力,用创新科技赋能业务发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效率。公司数字化中心持续推进科技创新,研发成果覆盖前端交互、后端服务、流程引擎等各个环节,应用于自主研发的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合作研发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等多个核心系统,获颁多个发明专利证书。 新时代新征程,中粮信托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助力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积极发挥产融协同作用,做好“五篇大文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