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理解 2019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

时间 • 2025-07-29 19:03:57
发展
城镇
报告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我们梳理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与你有关的关键词,继续为大家一一解释。

两不愁三保障

报告原文: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重点解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

解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什么是“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三保障”是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

“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难点和重点在于攻坚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地方要开创脱贫攻坚新局面,针对产业扶贫、交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建设扶贫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具体措施的解决。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三区三州

报告原文: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

解说:“三区”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三州”是指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和云南的怒江州,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80%以上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但与此同时,“三区三州”地区自然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富集。为通过旅游开发推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应运而生。

2012年到2017年,取得了年均脱贫1370万人、5年累计减贫6853万人的历史性成就,不仅使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坚实推进,而且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肯定,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放水养鱼

报告原文:抓好年初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这次减税,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发展后劲并考虑财政可持续,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

解说:这是一个是比喻。意即要发展某项事业,就得有投入,给其创造发展的有利环境。才可以实现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多方面收益。放水养鱼和竭泽而渔是相对的两个成语。就是为了得到鱼,就要先养起来,使其成长繁殖,也使人们长久收益。竭泽而渔是为了得到鱼而把养鱼的池水抽干,虽然得到鱼,但以后就不会有鱼了。就是告诫人们,干什么事要有长远打算,要讲良性循环。

我们经常将这“两条鱼”来比作政府的财源结构:放水养鱼是税,涸泽而渔是费,在财政收入中,税占比越高,财源结构越优化,经济活力越强;反之亦然。

枫桥经验

报告原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推广促进社会和谐的“枫桥经验”,构建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解说: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为此,1963年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典范。

新型城镇化

政府报告原文:六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良性互动格局加快形成。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近1400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解说: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城镇化进程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同时伴随着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这一结构性变动。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去年全国的城镇率指标继续增长:2018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分别比上一年提升了1.06、1.02个百分点。

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的过程中,全场数次响起热烈的掌声。确实,政府干的,都应是人民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