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政协委员、外商协会会长袁昕:成渝应“一盘棋”用好外商,实现1+1>2

时间 • 2025-11-10 18:46:20
成都
汽车
外商
产业
地区

“2018年9月,成都外商协会协助成都市政府到以色列首都举办了一场招商会议,当时来了一百多家以色列企业。现在设想如果当时以‘成渝双城’一亿人口规模的联合形象出现,估计会吸引两百家以色列企业参会,这样更有效率、机会也更多。”22日,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外商协会会长袁昕对红星新闻记者感慨。

此次成都市“两会”上,他尤其关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他看来,成渝地区以“一盘棋”思维用好外商,共建成渝开放高地,不仅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更能联手对外推介与合作,重塑经济地理,实现“1+1>2”的效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合在一起超过一亿,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群之一,应当扮演更重要的全球角色。”他说。

袁昕介绍说,1985年泰国正大集团落户四川,成为四川全省第一家外资企业,揭开了成渝地区利用外资的序幕。而如今,成渝地区的外资企业几乎贡献了本地区一半多的进出口值。双方各自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尚未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他以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装备产业举例说,外资电子信息领域,成都有以英特尔、德州仪器、戴尔电脑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重庆有华硕、富士康、住化电子材料、SK海力士、奥特斯、仁宝、宏碁、HP等龙头企业,但是相互之间的“产业链”合作还不够深入。“戴尔电脑成都工厂负责人表示,成渝地区之间有很好的梯度配套环境,合力可以形成万亿级的产业。”他说。

而在汽车装备方面,重庆的汽车产能达到400多万,成都的汽车产能接近200万,成渝地区汽车年产可以达到600万,全国一年的汽车产量约2600多万,成渝约占到全国汽车年产量的四分之一,已经具有相当规模。而汽车要大量使用芯片等电子设备,因此需要打通成渝电子信息与汽车装备这两个产业链的跨界合作,使这两个产业更具国际竞争力、形成更大市场空间,又以更大市场空间吸引更多企业落户西部,从而带动整个西部发展。

为此袁昕建议,成都应加大对接还没有来成都投资的重庆外商,重庆方面也可促进还没有到重庆落户的成都外商落户重庆。同时每年举办一次“成渝外商产业合作论坛”,以促进两地外商的交流合作,同时也促进成渝外商与区域内的国企、民企开展横向交流合作,以此形成成渝之间更大的市场空间,更大更综合的配套产业链。

除了互相取长补短,在对外招商方面,袁昕建议成渝地区以双城经济圈名义到北、上、广、深开展招商。他认为,成渝地区应合力在全球扮演更重要角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合在一起超过一亿,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群之一。”袁昕说,与全球十大城市群相比,成渝地区虽然远离大海,但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成渝向南开放可以对接东盟7亿人口市场,向西川藏铁路正在建设之中,未来可以对接印度、巴基斯坦约15亿人口的大市场。

从空中看,成渝地区也是中国四大经济区中离欧洲、中东、非洲最近的地区。“要发挥航空客运与货运优势。”袁昕建议,可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培育成国际转机机场,大力发展航空货运,以航空货运优势稳定现有企业,同时以航空货运优势吸引更多高端外资企业到成渝落户。

红星新闻记者林聪摄影报道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