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杨勇:曾连续90天不休息 5年走访贫困户3000余户

时间 • 2025-10-31 01:38:31
攻坚
扶贫
脱贫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红星新闻记者获悉,在大会表彰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现任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县扶贫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勇名字在列。2月25日,远在北京的杨勇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来自四川宜宾珙县的基层扶贫干部,非常庆幸成长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更有幸的是成为脱贫攻坚征程中的一名扶贫战士。杨勇说,此刻既有完成任务的光荣与自豪,更有完善了自我的感动和珍惜。这次能够代表宜宾市以及珙县的基层扶贫干部获得这项珍贵的荣誉,感到非常荣幸,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四川,对宜宾以及珙县基层扶贫干部的褒扬肯定!

↑杨勇在北京留影

临危受命

第一个班子会是站着开的……

2016年2月,珙县县委决定由杨勇担任新组建的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由于当时的扶贫和移民工作局新成立不久,机制体系不健全,全单位共有12名干部职工,其中正式职工仅9名。办公场地是八间空办公室,上任后开的第一个班子会还是站着开的。

天生乐观的杨勇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为了增强单位凝聚力,他第一时间组建了一个微信工作群,取名“扶贫战士燥起来”——是的,脱贫攻坚就是一场没有硝烟却无比激烈的硬仗。杨勇把自己当成一名战士,也希望全体干部职工像战士一样不怕吃苦,不怕任务重,不怕“牺牲”(牺牲节假日、牺牲周末、牺牲公休等等)。

“没事,不要怕”,是杨勇的口头禅,也是全单位的定海神针。每次有困难、有险重任务,他总是冲在最前头。2019年6月17日晚,珙县遭遇6级地震,杨勇在微信群里安排好单位干部职工的工作,叮嘱大家时刻待命,同时注意安全,自己却带上司机直奔单位所联系的贫困村——底洞镇陈泗村。

一路上余震不断,飞沙滚石,到达陈泗村的时候已是晚上12点。他向村干部详细询问灾情情况,特别是贫困群众有没有受灾,第一时间安抚和看望群众,直到第二天下午3点才回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5年来,杨勇带领着这支队伍一路拼搏、一路付出、一路收获。

一心扑在工作上

走遍全县161个行政村

面对全县60个贫困村退出,35960人贫困人口脱贫的艰巨任务,杨勇常常“白天下乡走田坎,晚上开会当局长”。

“舍小我顾大我,舍小家顾大家”,杨勇连续三年未休过公休,2018年连续90天未曾休息过一天,时刻以赛跑的姿势穿梭在乡镇、贫困村、贫困户、会议室中间。

↑杨勇走访贫困户

5年来,杨勇走遍全县161个行政村,累计走访贫困户3000余户。一张珙县行政区划图就是杨勇脱贫攻坚的“作战图”。上面标满了记号,60个贫困村的分布、基本情况、短板弱项,他早已摸得一清二楚。由于长期翻来翻去,地图都被换了好几回。

在实施脱贫攻坚的艰苦历程里,杨勇一心扑在工作上,把时间和精力都给了扶贫事业:“家”就是单位,铺盖放在办公室,累了就在办公室休息,和家人聚少离多。妻子很支持他的工作,但也很牵挂他的身体。

面对妻子、孩子的牵挂,杨勇总是乐观地说:“看我多强壮,身体好着呢!”然而,2020年夏天突发的胆囊炎让一向硬朗的他不得不投降。医生说:“再不做手术,关系生命。”其实很早杨勇就觉得身体不舒服了,因为放不下工作,他总是想再熬一熬,拖一拖。

2019年4月,珙县6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9804户35960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群众认可度高达99.43%,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珙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杨勇在北京留影

擅抓重点难点

“脱贫攻坚没有现成模板”

杨勇经常说:“脱贫攻坚没有现成模板,必须要加强学习,认真领会精神,才能不当门外汉。”

在同事们眼里,杨勇擅长抓住工作的重点、难点,十分注重经常到乡镇到村到户调研,很重视整合部门力量、社会力量,强调结合实际,不盲目照抄照搬。他时刻加强对扶贫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及时把握政策动态和政策方向,围绕脱贫攻坚工作热点、难点、业务相关问题,采取“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增强为群众办实事主动性和驾驭工作的能力。

在杨勇的建言献策下,珙县于2017年在全宜宾市首先推出贫困户“四好家庭”评选,引导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投入资金240万元用于奖励“四好家庭”户,在60个贫困村定期开展“四好家庭”评选活动1442余次,累计评选示范户45296户次。

2018年,针对部分“形象贫困户”,提出全域实施危房改造,有力解决了908户“四类人员”和879户住房困难群众住房不安全问题。2018年在罗渡苗族乡试点推行“红黄绿”三色动态监测机制,得到了市级高度肯定并在全市推广运用。

2019年在全县推行对已脱贫户实行激励式帮扶政策,鼓励贫困户发展生产和务工,对年终被评选出的积极脱贫户、诚实劳动户、勤劳致富户、奋进奔康户,分别给予400—1000元的资金奖励。打破“平均主义”思维,构建差异化扶持,变慰问式走访为奖补式帮扶,变平均化分配为个性化支持,变被动干为主动干。

杨勇的辛勤工作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先后被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表彰脱贫攻坚一线优秀扶贫干部,被中共宜宾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优秀扶贫干部,被中共珙县县委、珙县人民政府授予三等功。

红星新闻记者罗敏

编辑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