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市区公交车“右转必停”,安全与效率不是选择题

时间 • 2025-11-19 23:16:28
司机
公交车

对公交车来说,重要的不是“右转必停”,而是在每一个驾驶动作的前前后后都要注意安全,尤其是要有礼让行人、车辆的意识

最近在上海开车,确实注意到了一个新的现象:公交车“右转必停”。一开始以为是个别公交车司机比较小心,后来才发现,这大概是有统一的规定:大型车辆右转时会有视角盲区,为避免“包饺子”的惨剧,上海市从2021年就开始推行大货车“右转必停”,而公交车是最近一段时间才开始加入的。

“右转必停”有没有用?答案是肯定的。据统计,2021年8月至12月、2022年,上海大型货车“包饺子”事故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8%、65.4%。此外,“右转必停”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路口事故的发生率,2022年上海市一般程序交通事故中路口事故同比下降了31.6%。

↑图据上海法治报

不难想象,如果大车司机在每一个转弯的时候都能养成下意识停一停看一看的习惯,确实能够增加安全性,这是对行人、车辆等各方都有利的好事。卡车司机要小心,公交车司机也要小心,毕竟公交车的车身长,盲区也不小。况且,上海市区内的道路情况比较复杂,很多地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并行在同一车道,因此,只要能促使司机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右转必停”就没什么不好。

不过,上海市人大代表周宏提出了不同意见:“上海中心城区有大量的公交车和客车,仅公交车就有1.76万辆(上海公交发布的数据),公交运营线路达1596条。除了单位客车外,仅营运客车约1.45万辆,每辆车在每个路口右转都停一下,这给本来右转效率就比较低下的路口增添了非常大的压力。”

不得不说,这位代表的意见有一定的道理。从笔者的驾驶经验来看,很多公交车在路口右转时,不管右侧有没有非机动车、周边有没有行人,一律停下再起步。有时候,明明路上空无一人、一车,公交车还是非要停一下,接着一个红绿灯的时间就过去了。这种“幽灵停车”确实有点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也没有多少实质意义,颇有些形式主义的味道。

上海市交通委指出,“右转必停”已经成为本市公交、客运企业的行业自律行为。这也意味着,目前对右转该不该停,该怎么停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则,完全依靠司机的自觉。

说“自觉”也不全然对,这大概率是公交企业对自家司机提出的要求。既然有要求,司机也就照做:管路口有没有车和人,停就停吧。抱着这种心态,与其说“右转必停”是为了安全,不如说是为了完成任务。

当然,说这些不是要反对“右转必停”,更不是要反对公交司机小心驾驶。有人说,该不该“右转必停”是在安全和效率之间的两难。笔者并不这么看。一些道路的通行效率低,堵车严重,其实根子在于很多人没有做到安全驾驶。为了追求一点速度,就在道路上“横行”,最终的结果就是谁都快不起来。

因此,对公交车来说,重要的不是“右转必停”,而是在每一个驾驶动作的前前后后都要注意安全,尤其是要有礼让行人、车辆的意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右转必停”就成了完完全全的摆设。更何况,不管停多久,公交车最终总还是要起步,那时候能小心吗?

据报道,在推广大型货车“右转必停”措施的同时,上海交警部门配套制定了“右转必停”示范路口设施建设指导意见,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58个路口规范建设了“右转必停”禁令标志、停车标线和机非隔离等设施。这一举措值得点赞和提倡,不管是公交车还是大卡车,右转该怎么停,停在哪里,确实应该有明确的规则。说到底,若是大家在道路上都能做到文明驾驶,交通通行的效率自然就会提高,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是如此,其他城市应该同样如此。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余晓

编辑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