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人社局局长王道明:拼经济、抓发展,全力以赴助企纾困稳岗保用工
日前,市委财经委员会举行会议。会议要求,成都全面落实省委“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部署要求,科学分析经济运行形势找准发力点着力点,锚定年度目标,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发展,奋力交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合格答卷。
聚焦“拼经济抓发展”,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道明表示,人社部门深入贯彻市委“拼经济抓发展”决策部署,结合职能职责,全力以赴助企纾困稳岗保用工,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为市场主体“输血”“打气”“加油”。
2022“蓉漂人才荟”暨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供需洽谈会图据市人社局
红星新闻:受到国内外环境和疫情冲击等影响,我市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困难,对此,人社部门将采取哪些纾困解难举措?
王道明:拼经济、稳增长,市场主体稳岗拓岗是基础,也是关键。全市人社部门将持续全力打好“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通过数据比对、免申即享等方式,让各项纾困政策快速直达企业,“真金白银”为企业降本减负、纾困输血。
“降”,就是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政策。对全部用人单位延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失业保险费率用人单位和个人分别降为0.6%、0.4%(原分别为1.5%、0.5%),工伤保险费率在现行基准费率和浮动费率基础上下调50%。
“缓”,就是落实社保费缓缴“扩围延期”政策。22个特困行业和所有中小微企业可申请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3项社保费单位缴费部分,养老保险费缓缴期限到2022年底,失业、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并可在2023年底前分期补缴。缓缴、补缴期间免收滞纳金,职工社保权益不受影响。
“返”,即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单位),按大型企业50%、中小微企业60%比例,以“免申即享”的方式返还上年度企业和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补”,即发放各项就业创业补贴。及时兑现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等补贴政策,提高企业吸纳就业积极性和劳动者职业技能。此外,我们还全面落实全市“纾困10条”,向困难行业发放稳岗补贴,为用人单位发放新增吸纳登记失业人员就业一次性补贴。
今年1~11月,我们通过落实“降、缓、返、补”政策,已为全市企业降本减负132.55亿元,预计全年将超过140亿元。
红星新闻: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企业生产经营加速恢复,用工需求急速增长,人社部门将如何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缺口问题?
王道明:破解企业用工难题,重点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生活性服务企业用工需求有所不同,人社部门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措施,各有侧重、靶向发力,通过做实做细用工保障服务,为拼经济促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要素支撑。
对于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我们建立了“全市用工保障工作组+区(市)县用工保障专班+街道(镇)就业服务专员”三级用工保障服务机制,实施重点企业24小时用工调度保障制度。同时,密切加强与发改、经信、投促等部门的联同协作,落实就业服务专员“一对一”工作机制,将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化”,确保重大项目“有专员”、区域协作“保供给”。针对重大项目,尤其是新签约落地的项目,实行全面摸底和集中对接,跟踪协调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助力项目平稳推进。
对于中小微企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我们全面实施恢复就业促进活动,面向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行业企业,从10月份开始,已成功举办“2022大中城市巡回招聘暨成都市助力复工复产网络招聘会”,高频次举办复工复产专场、直播带岗、送岗下乡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接下来,还将继续在全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开展“天天招”、街道“周周招”等各类专场招聘活动,满足供需双方即时对接需求。同时,利用服务大厅、政务大厅、街道社区等场所,组织灵活化、多元化、错峰式小型招聘活动,实现“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服务”,全方位、全天候满足中小微企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招工需求。
此外,为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切实为企业招工用工和劳动者求职就业营造更好市场环境,从2022年11月21日起,市人社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委、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联合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就业歧视、虚假招聘、虚假宣传、超范围培训、无证无照经营、“黑职介”、各类劳务派遣和“劳务中介”乱象等扰乱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重点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型劳务市场、自发形成的用工集散地等周边乱象进行整治,确保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根本好转,让群众“可视有感”、市场“规范有序”。
红星新闻记者于遵素
编辑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