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65.55亿元,同比增长3.0%

时间 • 2025-10-30 00:07:23
增长
亿元
上半年
投资

7月22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上半年成都市经济运行数据。根据四川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65.55亿元,同比增长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7.82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3213.31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6544.42亿元,增长2.5%。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上半年,全市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小春粮食播种面积102.1万亩、同比增长1.8%,粮食总产量增长2.3%。“菜篮子”供应保持增长,水果、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分别增长4.2%、2.1%。生猪产能调整趋稳,生猪出栏205.7万头、增长5.1%。

上半年全市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8.6%,较一季度提高6.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五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8%,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4.6%,医药健康产业增长2.3%。重点行业保持增长,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5.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0%。龙头企业贡献显著,35强重点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5.6%,其中27户企业产值实现正增长。新兴产品产量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58.7%、8.1%。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60.5亿元

以产业建圈强链为引领,大批重大产业化项目相继落地中心城区、城市新区和郊区新城。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0%。工业投资增长0.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5.5%,五大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6.4%。重点区域投资较快增长,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投资分别增长13.7%、10.1%。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7.2%。现代服务业保持活跃,1—5月份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1.3%、22.9%。金融市场保持稳健,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3%、14.7%。

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活动相继开展,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60.5亿元。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383.4亿元,下降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7.2亿元,下降1.1%。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787.3亿元,下降5.9%;商品零售3773.2亿元,增长0.9%。升级类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1.5%、83.2%。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17.5%。

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034.6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

上半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4034.6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出口2350.8亿元,增长13.7%;进口1683.8亿元,增长4.2%。贸易结构继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部进出口总额比重为22.8%,较上年同期提高8.3个百分点;出口机电产品1937.9亿元,增长2.2%,占全部出口总额比重达82.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出口增长13.8%。

数据显示,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分类别看,交通和通信上涨6.8%,衣着上涨3.3%,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3.0%,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2.9%,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6%,居住上涨1.5%,食品烟酒与去年同期持平,医疗保健下降0.6%。

红星新闻记者叶燕宋嘉问

编辑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