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卫健委答红星新闻:一旦发现本土病例,30分钟内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5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敬静回答了红星新闻记者提问。
“在常态化防控中,四川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上成效显著,四川在疫情防控方面主要采取哪些举措,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对于红星新闻记者的提问,敬静表示,一旦发现本土病例,会在30分钟内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敬静说,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
一是指挥体系上热下烫。主要是三个坚持:坚持平战结合、快速转换。建立常态与应急的即时转换机制,省市县各级指挥部集中办公,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确保指挥步调一致。坚持每日调度、挂图作战。落实信息“日报告、零报告”。坚持整体联动、同频共振。省级统筹调配防控、救治资源,市级侧重流调溯源、患者集中救治、大规模核酸检测,县级着力流调追踪、核酸采样和集中隔离,确保省市县三级同频共振。
二是立足实战做足准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核酸检测能力强,成立省市两级核酸检测指挥中心,组建省级应急核酸采样队、检测队,核酸检测机构数、单日检测能力位居全国前列。隔离场所储备足,全省常规储备集中隔离房间8万余间,2小时内可紧急启用,24小时内可拓展到16万间。疫苗接种提升快,截至目前,全省有接种台1.6万个,日接种能力达230万剂次,有能力应对疫苗大量配送的接种需求。
三是突出重点严抓规范。四川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全国第二,其中,基层和社会办医疗机构均为全国第一,量大面宽,能力又参差不齐。突出抓实三个重点环节:抓实早发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类设置发热门诊、发热诊室、发热哨点,应设尽设,筑牢基层一线监测预警防线。抓实发热病人规范管理。严格预检分诊,压实首诊负责制,严格执行接诊患者登记,发热患者上报,可疑发热患者规范转诊,发热门诊所有患者核酸检测“四个必须”强化发热病人闭环管理。抓实院感防控。落实医疗机构隔离病区与普通病区人流、物流、空气流“三分开”,严格“三区两通道”、病人陪护、病区管理“三加强”。
四是研判处置快速精准。主要是两个强化:强化动态研判。专家组日研判、周报告,精准提出防控建议,实行防控指南版次管理、动态调整。强化应急处置。一旦发现本土病例,30分钟内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三级常备工作组,省级2小时、市级1小时、县级半小时内赶赴现场处置,争取疫情早控制。
红星新闻记者严雨程北京报道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