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人居署、成都高新区共同编制,《成都未来科技城可持续规划导则》发布
10月26日,第五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成都举办。现场,由联合国人居署和成都高新区共同编制的《成都未来科技城可持续规划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发布。
▲会议现场
据了解,2020年1月,联合国人居署和成都高新区签署协议,共同推动落实公园城市理念、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以建设更加可持续发展的成都高新区。《成都未来科技城可持续规划导则》是成都高新区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合作的又一成果。
《导则》依据国际国内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理念和实践,结合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实际情况,为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城市形态和功能、弹性的开发模式、低碳高效的交通、自足清洁的能源和智能化的运营管理以及可持续场景导引等提供多方位的指导和参考。
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办公室国家官员应盛提到一个数据,“目前,全球有一半人口,即35亿人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预计会增至50亿。”接着,他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城市,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主战场。面对从气候变化加速,到疫情,再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持续退化,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这也说明了城市需要反思并构建新的发展模式。
那么,在这一情形下,成都未来科技城是什么样,该怎么建?应盛接受采访时表示,“导则依据国际国内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理念和实践,结合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实际情况,为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城市形态和功能、弹性的开发模式、低碳高效的交通、自足清洁的能源和智能化的运营管理以及可持续场景导引等提供多方位的指导和参考。”他表示,希望通过导则,成都能在可持续发展、建设公园城市上贡献更多力量。
在应盛看来,成都是联合国人居署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成都在探索外来可持续人居事业的成绩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一个进展。尤其是在工业城市上的实践,为全球其他城市提供了很好的一个榜样。”应盛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近日正式公布,为成渝地区制定了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书”和“施工图”,作为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成渝两地在低碳绿色发展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合作基础,未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大有可为。
红星新闻记者叶燕实习记者黄盼盼
编辑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