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甘当“塑料演员”迟早会凉凉
“他们不是文艺界的,他们是流量界的,他们是被包装炒作出来的塑料演员”,近日,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陈道明在一次座谈会上的犀利发言刷屏,引发广泛评论。
什么是“塑料演员”?人们或有不同定义,但无外乎华而不实、缺乏品质,以及没有灵魂、没有生命力等。
一些“塑料演员”为何成了“当红炸子鸡”?正如陈道明所言,“塑料演员”是包装炒作出来的。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些“塑料演员”“拍戏靠抠图、对白念数字”,演技低到突破底线。据报道,演员王劲松曾谈及某年轻艺人问他:准备戏是不是把台词背下来?王劲松很生气:“背台词是演员上战场的那支枪,你能告诉我,你到了战壕里没拿枪吗?你多不要脸呐?”
引人深思的是,“塑料演员”演技再差,也仍能依傍资本、“饭圈”,在演艺界跑马圈地、日进斗金。如此“劣币驱逐良币”,真正的演员还有空间吗?
当前,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正在加大治理演艺界乱象,深孚人心。比如,反对畸形审美、反对“唯流量至上”,还对明星天价片酬、“阴阳合同”、低俗炒作说不。有行业协会则提出,注重文艺作品的质量口碑,不以数据、流量作为主要评价标准,拒绝以重复刷量、刷单等方式进行虚假炒作。
什么是好演员,首先要品行好,远离浮躁,努力涵育艺德,潜心钻研,努力锤炼演技,真正拿出好的作品,让作品活在观众心中。演员专心于塑造角色,而不是沉迷于编造流量,这样演艺之路才能越走越宽。(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