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企业避坑,成都郫都区《公司类纠纷审判白皮书》发布
6月29日,成都市郫都区召开2022年营商环境政策暨审判白皮书发布会,郫都区行政审批局和郫都区人民法院分别对《成都市郫都区强化制度集成创新突破建设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示范城区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和《公司类纠纷审判白皮书》做解读,并共同签署《关于推进企业司法文书送达地址承诺确认工作的实施意见》,联合推行企业法律文书送达地址承诺确认制度。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本次发布《公司类纠纷审判白皮书》,通过对2017至2021年期间的公司类纠纷案件的全面梳理,总结公司类纠纷案件的审理态势,探究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法律风险,提出创新做法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司法裁判对市场的规范引导作用和价值导向作用。
“譬如,因人情帮忙而登记为公司名义股东需谨慎,提交给登记机关的工商变更登记资料应当核实准确,尽量避免因提交资料的错误而引发纠纷和诉累……”郫都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胡本林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涉公司纠纷类案件裁判文书情况,成都法院受案数量11479件,占全省总受案数的50.89%,而郫都区人民法院涉公司纠纷类案件收案量也呈现逐年上涨趋势,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法保护商事主体交易的时代背景下,为公司类纠纷提供高质高效的司法救济,是法院融入大局服务大局的重要任务,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
“存在很多企业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不符合,产生诉讼后找不到人的情况……”郫都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胡本林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本次签署《关于推进企业司法文书送达地址承诺确认工作的实施意见》是为了贯彻落实《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强企业诚信管理机制和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郫都区营商环境,提高司法文书(含行政执法文书)送达效率,降低纠纷解决成本。
今年6月,郫都区在落地落实成都市营商环境4.0政策和郫都区营商环境1.0、2.0、3.0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出台了《成都市郫都区强化制度集成创新突破建设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示范城区行动方案》,围绕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自主便利的投资环境等7个方面提出26项任务,共212条举措。
据了解,4.0版改革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现代科技与营商环境工作的深度融合。在加强智慧法院建设,提升执行合同质效效率方面,制定诉讼服务便民利民十条措施,完善诉源治理、诉前分流、在线审理、随案指导、主动履行、审执一体6个分段解纷机制,大幅度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在提升办理破产质效,4.0版改革举措将在降低成本、提升回收率上持续发力。如加强破产资金线上审批监管,深化落实线上债权人会议、线上债权申报、破产网拍等工作机制,降低破产财产处置成本;建立办理破产信息共享机制,加大对破产管理人依法履职支持力度,制定破产企业不动产处置容缺办理规范,进一步明确规则、标准、程序,持续提升破产审判的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等。
向梅红星新闻记者吴华宇摄影报道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