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华西专家:国庆出行,先看这4点建议

时间 • 2025-11-07 16:50:18
建议
健康

目前,国内多地出现疫情反弹。2021年国庆大假即将到来,将有更多人员流动。7天假期我们如何放心玩?在由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制作的《一周医讲》栏目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教授为大家支招。

▲梁宗安。

日常生活

继续做好自身防护

在目前国内多地疫情反弹的背景下,梁宗安建议,公众无论是否出行,都应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做好自身防护。

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的生活习惯,用行程卡、扫场所码、主动核酸检测、科学接种疫苗的防疫习惯;

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疫规定和公共秩序,配合做好亮码、扫码、测温、登记等各项防疫措施;

密切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或味觉改变、腹泻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从中高风险地区出来、与风险人员接触的人员,主动向社区报备,核酸检测愿检尽检,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国庆“出门”

先看这4点建议

国庆大假即将来临,如何选择出行?梁宗安建议: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合理选择出行地区,科学规划出行路线。避免前往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四川省人文景观丰富、自然风光优美,建议公众尽量选择省内景点出行,并提前通过网络办理好各类预约服务;

其次,要做好旅行的第二方案,随时关注出发地、途经地和目的地疫情情况。可通过查询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或拨打当地“12320”卫生健康咨询热线,了解相关地区的疫情情况、防疫政策及旅行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或取消行程;

第三,要评估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是否适合外出旅行,建议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不要出行旅游;

最后,要准备足够数量的口罩、手消毒剂、清洗剂等防疫物资,同时可自备一些餐具。

途中不大意

尽量不触摸公共设施

出行途中要注意什么?梁宗安说:

第一,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减少在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餐饮时间和次数。

保持人际距离,减少聚集。

尽量不触摸公共设施,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

打喷嚏、咳嗽时要用纸巾或肘臂遮住口鼻。

尽量减少在通风不畅场所的停留时间。

尽量采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方式付款。

第二、遵守车站、景区、服务区等各类场所的防疫规定和公共秩序,配合做好亮码、扫码、测温、登记等各项防疫措施。

第三、饮食方面要选择干净卫生、通风良好的餐馆就餐,也可考虑自备食品。

若在餐厅用餐,要使用公筷公勺,间隔落座或同侧用餐,保持适当距离。建议使用自带餐具或一次性餐具。

第四、选择卫生状况良好,通风设施完善的酒店入住。入住后要及时开窗通风换气。

第五、旅途中要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假期归来

继续关注健康码颜色

从出行目的地归来后,建议公众要注意以下3点:

首先,持续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可疑症状,要佩戴口罩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不要带病上班。为了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从省外入(返)川后,建议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其次,返回后应继续关注健康码的颜色,以及外出旅行地和途径地的疫情情况。

“如果健康码变为黄码也不要担心。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经审核后,健康码可转为绿色。”梁宗安说。

此外,建议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如果是符合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条件,还没有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市民,建议及时完成接种,为健康再加上一道防护屏障。

(感谢四川省疾控中心张燕燕提供的学术支持)

红星新闻记者王拓

编辑彭疆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