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民营企业长期被拖欠账款问题,工信部:今年前10个月已清偿近1500亿

时间 • 2025-11-19 14:29:03
欠款
清欠
拖欠
分歧

自2018年正式启动清欠专项行动后,2019年和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了清欠工作目标。11月19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工信部获悉,2019年全国清偿进度约四分之三,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完成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年底前清偿一半以上”的目标任务。今年前10个月,全国共清偿欠无分歧欠款近1500亿元,清偿进度超9成。

据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保障协调处郑杰介绍,2020年推动并完成500万元以下无分歧欠款6月30日前全部清零任务,涉及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3万余家。指导地方对269个1亿元以上无分歧欠款拖欠主体实施挂牌督办,确保大额无分歧欠款按期清零。会同财政部、银保监会等研究金融财政支持清欠措施,并指导困难地区落实政策。建立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和问题线索督办转办平台,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已累计督办企业投诉问题线索3万余件,解决了一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长期被拖欠问题。

据悉,目前大部分省份明确将拖欠问题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评价,多个省份已对清欠任务落实不力的政府部门实施限制措施。

清欠工作为何困难?据郑杰介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导致部分欠款发生的原因依然没有彻底根除。此次清欠工作中碰到的欠款不少都累积多年,尤其是一些工程款,由于施工周期长、付款条件繁琐,在工程质量、账款和账期认定等方面容易产生分歧,欠款认定难度较大。

还有一些款项,由于发生时间久远、当事人失联、企业股权结构复杂或性质变更、款项债权变更、合同手续不规范、霸王条款、“三角债”相互拖欠等因素,在增加欠款认定难度的同时,也对督促尽快清偿提出巨大挑战。

二是剩余拖欠账款大部分是“难啃的硬骨头”。截至10月底,10个省份尚未完成无分歧欠款清零任务,其中西部地区有9个。这些地区财力相对较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财政比往年更加困难,要完成“无分歧欠款年底前清零”的目标任务压力巨大。

三是部分地方清欠工作不实不细。督查、审计和评估发现,个别地方对清欠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一些拖欠主体虚报谎报还款,漏报瞒报少报甚至新增拖欠账款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地方清欠台账不实,未落实清偿计划,甚至存在边清边欠的情况。有的拖欠方反复让被拖欠方提交各种材料,故意拖延支付或拒不支付欠款。有的拖欠方未与被拖欠方签订还款协议,却反馈已签订协议。

据了解,下一步工信部抓好清欠目标任务落实,确保在11月底前完成全部无分歧账款清偿任务;组织已清偿欠款复核。加快制定欠款投诉线索管理办法,健全投诉处理和约束机制。

红星新闻记者王田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