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最新年报:亏损收窄82.5%,三年累计交房170万套
作者丨程雪溶 编辑丨张伟贤 图源丨图虫 3月30日,碧桂园(02007.HK)发布最新年报。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总收入约2528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472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面积约492万平方米。 有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从2024年年报看,碧桂园利润数据“初现筑底迹象”,无论从团队、管理、资产状况,还是家族支持及企业文化等各方面来看,公司发展的内在动力仍然较强,尤其是核心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和高效的执行力是其重要支撑。目前,不少房企正在遭受暂时性的财务困难,唯有积极履行企业责任,才能有望重振旗鼓。 年报显示,碧桂园2024年净损失额同比2023年大幅收窄82.5%。一名房地产业内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 一名碧桂园内部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碧桂园此前已于1月9日公告宣布了其境外重组提案的关键条款,这被认为标志着公司境外债务重组取得重要进展。该知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完成境外债务重组后,该部分债务将进入新的协议安排,可视为化解了针对控股公司境外债务的违约风险。该知情人士进一步透露,待完成境外债务重组后,公司有望确认数百亿大额重组收益,资产债务状况将大幅改善。 2025年以来,中国内地房企在债务重组及企业重整方面不断有新消息传来,包括碧桂园、融创、龙光、远洋等房企均有所进展。一名房地产智库研究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面临阶段性困境的房企通过债务重组减轻债务压力,不仅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也释放出更多资源用于保障房屋按时交付,使房企能够更专注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加快交房进度,从而增强购房者的信心。 与此同时,碧桂园的保交房工作也在稳步推进。按照此前公布的数据, 上述碧桂园内部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尽管面临严峻的挑战,碧桂园从未躺平,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虽然遭遇阶段性困难,碧桂园始终坚持优先保交房。”该知情人士说,“一方面,公司通过促进销售、盘活资产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保交房,2022年以来已通过处置难销类资产及盘活沉淀资金回笼超600亿元;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最大限度削减支出,大幅压降非核心非必要的经营支出,优化组织架构,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促使2024年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和行政费用在此前基础上继续下降40.2%。” 根据杨惠妍此前的表态,2025年上半年,碧桂园的重点工作仍是保交房,下半年保交房和保主体并重,为2026年进入正常经营状态做好准备。“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怀抱信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事情就能向前推进。即便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公司也能在曲折中成长,在挑战中前进。”杨惠妍说。 据了解,碧桂园成立至今,控股股东及家族通过借款、增持股票、购买债券、以股代息等多种方式已累计支持集团总额约416亿港元,且从未减持股票,其中2021年至今累计向公司提供折合约96亿港元的无息无抵押借款等现金支持。“这展现出了对公司的强烈信心和坚定支持。”接受记者采访的房地产业内人士说。 今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住楼市股市”,明确传递出国家稳楼市的决心。此外,政府收购存量土地和存量房、城中村改造等系列有力政策措施持续推进,政策效果逐步释放。克而瑞地产研究指出,近期一系列政策利好,让房企和债权人看到了行业的更多希望,有利于推动房企债务重组和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而随着各地因城施策逐步落地,市场也延续回暖向好态势,购房者购房意愿提升,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降幅较去年明显收窄,市场“底部共识”正在增强。克而瑞地产研究认为,基于中央部委明确稳市场的最新导向,以及土地、新房、二手房市场交易数据的共同企稳,2025年上半年交易量、房价、库存等指标有望持续向好。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房地产智库研究人员看来, “长远来看,房企打破债务僵局,恢复正常经营进入正向循环,既能为业主、投资者以及合作伙伴带来更加可靠的保障,也有助于整个行业的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上述房地产智库研究人员表示。 本期编辑金珊